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有哪些隐忧?阿里这次要做美国投资人之父了。最新消息说,阿里终于点头,在纽交所上市,代号BABA;经过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激烈交锋,终于,我拔掉了纳斯达克的高帽,给纽交所穿上了黄夹克,走进了自习室。纽交所老板感激涕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迎接美国IPO史上排名前三的盛况。建议在8月8日桂花香上市日,把美国传统企业的敲钟仪式改成我们清朝的皇家礼仪,挥鞭一挥,一声脆响“皮”,一声:跪下!无论如何,如果中国企业能在美国实现如此大规模的上市,就应该先跪下,给个赞,礼毕,给几口。我想说,这种情况大概是一个公司的巅峰,也是某些人的辉煌。要加油的是孙正义、雅虎和马云,而不是投资者。作为付款人,请慎重。虽然两者都很庞大,但是巴巴比不上FB。FACEBOOK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巨婴,上市的时候才是巨人。阿里不是。他生来可怜,但他成长为一个巨人。不知道纳斯达克是太聪明了还是装糊涂。印象中是和纽交所争标的,最后放手的表现真的不怎么样。典型的就是远在无锡尚德STP,纽交所老板亲自来中国游说。最后被称为悲剧;最近,Twitter TWTR上市后玩了一把过山车。经过炒作后,第一天逐渐跌破市价,并不断跌至新低。它几乎抱住了发行价。随着FB在移动各个层面的不断渗透,未来TWTR前景堪忧;这次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说原因之一是考虑交易所的承受能力,因为FB上市的时候,巨量的交易已经让纳斯达克关门了。要避免这种情况,选择纽交所比较靠谱;这个理由在外人看来有点骗,所以我笑笑,因为说到处理巨大交易量的能力,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成交额,纳斯达克都远远优于纽交所。美国交易量和成交额前20名的股票,60%以上都在纳斯达克,这是一个多做市商和电子自动撮合的混合交易系统。在过去的十年里,快速的发展以不合时宜的转型侵蚀着纽交所市场,如今已经是全美最大。阿里最终选择纽交所上市,可能还有其他原因。这是心理上的,认知上的,或者说是某些条件的最终平衡。我们不知道,纽交所在中国人眼里可能和主板市场差不多。古老而正宗,更符合马道长的太极图。几乎与此同时,中国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JD.COM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作者的才华不足以做一个小小的预测。一两年后,对于投资人来说,京东。COM的回报会远远好于阿里。对于阿里来说,高调必然导致高估,过度高调必然导致高估。还不如袖手旁观。我觉得阿里有五个隐忧:1。这不是一个双赢的模式。2.不够专注。3.它是电商先锋,是电商黄埔,未来会受到很多新模式的挑战甚至围攻。4.马道长的灵活会被老实折磨。5.它从未对投资者友好过。
1.非双赢模式:阿里最新财报显示,其净利润率为43.8%,仍低于去年,但即便如此,也已经“和买白粉差不多了”。与此同时,阿里的衣食父母,淘宝卖家,也在艰难生存。有调查显示,有2亿流水的服装店还是赚不到钱,80%的淘宝卖家处境艰难。在这个巨大却无国界的地方,淘宝卖家是赚不到钱的。每个子业务和商品的价格竞争几乎白热化,只有获得高关注度才有可能胜出。淘宝卖家最大的成本是广告推广费,这也是阿里高利润率的血液来源。有人写道:淘宝的灵魂是号贩子,以更高的价格拍卖自己的流量是其所有商业设计的目的。也注定了只有商家对流量的争夺更加激烈,淘宝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但很可惜,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模式。第一代互联网的本质是追流量。这就像传说中的夸父追逐太阳。虽然是壮举,但如果真的赶上烈日,还是会被烧死的。凡事都有制衡。当流量追求成为一条不归路,颠覆他们的元素就会成长起来。长久的商业繁荣也是有灵魂的,它的名字叫双赢。阿里的淘宝能在草根卖家长期痛苦的支持下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高增长,这是不可想象的,绝对不可能!2.专注的重要性。马云开启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已经开始能够改造和升华中国的整个商业消费体系。这个业务分支,足够一个商业天赋非凡的人用一辈子的容量,马道长也确实做到了,比如物流,支付,甚至小额贷款业务。做得好,做得彻底,做得更大,甚至成为国际典范,空间会更大,但是马云。老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但比不过腾讯。只不过差了一个数量级而已。不好意思说,文化行业的团队建设也是死记硬背,细节错误太多。让拼凑的元素产生协同效应,释放化学反应,这是极其牵强的。而且驾驭这个领域是极其困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磨合。绝不是靠资金和一些小伎俩就能立竿见影的。专注本可以让阿里巴巴变得真正伟大。很明显,有点脱线。3.踩着阿里这两年突然冒出来一大堆电商,差异化趋向多元化,更专业化,更小众,更精细化。淘宝很可能成为未来电商多元化大潮中的黄埔军校。积累了大量经验的行业卖家会和连横一起搞一些独立开发活动吗?从网络环境、支付手段、物流能力、网民消费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整个环境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淘宝也不是没有大隐患。如果一切都好的话,那猫出生的那一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毕竟商品要走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的道路。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假冒伪劣广泛而猖獗的淘宝必然会遭遇大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京东。COM的价值大于淘宝。只要他做到了服务的极致,商品本身的现代发展的许多必不可少的要素就不需要JD.COM来承担责任。后来,这个因素的对比就更加明显了。中国今天的电商平台如此强大,来源于品牌的极度弱化。有没有品牌,能不能打造出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是中国未来发展好坏的分界线。中国制造30年,终于从假冒伪劣升级到无印良品,而且如果继续下去,为什么还要给品牌做嫁衣,交出巨大的利益?所以,毫不夸张的说,阿里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和焦虑领域。
淘宝和卖家的分歧和矛盾时有发生,也没有更自然的解决方法。随着电商整体环境的大改善,未来淘宝平台对卖家的吸引力和粘性是增加还是减少还是未知。如果出现一批行业细分平台,提供更加公平细致的服务,品牌战略深入人心,淘宝王国必将遭遇巨大挑战。4.诚实的折磨。一直号称打打杀杀不做游戏的马云,今年推出了自己的手游平台。一向最老实、发言最多、文章写得最多的马云,曾经向上下游行业承诺“绝不做物流”。现在菜鸟物流已经成立,不仅做物流,还做大物流;对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变化并没有发展的那么快,可以看做是个人理解局限于事态发展的极度不匹配所造成的一点尴尬。当发展和竞争到了这个阶段,就只能灵活面对,甚至达不到诚信出问题的原则。但2011年,在没有告知股东的前提下,将支付宝私有化,完全违背了契约精神和诚信原则。马云可以举出1000个理由来说明这样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合同就是合同,诚信就是诚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一个时间段内的数量,而不是变量,不认可也不认可任何看似合理的变量。马云的中国式灵活在中国可以行得通,如果他在美国资本市场再犯罪,必将遭遇重大打击。而且,他个人过去的诚信历史也将是市值构成的一大考量因素。5.股东利益最小化。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次年遭遇次贷危机,股价大幅下跌。一年时间,其股价从40元跌到3元,2009年又回到21元多股的位置,之后一路跌到最低6元。然后在2012年突然提出私有化,从港交所退市,设定的回购价格与原发行价相同。阿里巴巴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五年的无息贷款,这成为了十年前雅虎和软银投资马云的第一次,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眼光。同时,他们不得不赌运气。毕竟中国充满变数。今天,他们值得鲜花和掌声,因为他们的智慧。但是,马道长对此似乎没有那么勇敢。他的上市条件:必须坚持合伙人制度,这是对股东的一种弱化。事实上,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历史来看,软银和雅虎都尊重马云的个人意愿,基本上很好地把握了一个投资人的立场。然而,2011年,马云在雅虎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支付宝的控股权转让给了一家外部控制的公司,对雅虎在美国资本市场造成了重大打击。所以,可以看出,阿里并不是一个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考量的企业。这种企业思维惯性不得不防!市场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从长远来看,绝不会忽视一个好的公司,也不会高估一个被过分推崇的企业。阿里巴巴能成为这种规模的科技企业,难能可贵。希望掌舵人马云能够清醒理性,不要让阿里在HKEx上市的悲剧再次上演。在BAT三家公司中,百度和腾讯为投资者带来了极高的长期利润。只有阿里对不起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这次上市还有一个很不好的动机,就是一定要和腾讯在市值上竞争。有点太儿戏资本市场了。根据我的经验,美国资本市场不好玩,还是恭敬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