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含绿量

本报北京1月19日讯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推行,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据统计,十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年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了87.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了84.9%。

“过去这十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十年来,我国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大力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推进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将长期面临尖锐的人地矛盾。对此,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表示,人多地少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土地利用和保护上唯一的出路就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一是严控增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从源头上控制各类建设对耕地等各种农用地的占用;二是盘活存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倒逼各地盘活存量;三是优化结构,鼓励用“存量”来换“增量”、用“地下”来换“地上”、用“山上”换“山下”,实现用结构优化释放空间;四是提升效率,努力推动“十四五”期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5%左右。

赵辰昕表示,新时代十年,中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能力,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的“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保持“双增长”,为世界贡献了更多的“中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