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昨天公布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
2022年上海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平稳开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弹、持续恢复”,全年走出了一个V字。
韧性
从走势看,全市GDP一季度同比增长3.1%,受二季度疫情严重影响,上半年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GDP同比降幅收窄至1.4%,全年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2%。
上海经济在经历疫情冲击后能够较快反弹,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过去几年做强了城市核心功能。即使疫情最严重的阶段,这些核心功能也能保持运转。
例如作为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21%,疫情以来,监管部门、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机构等采取一系列举措,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连通世界的金融“血脉”不停歇。2022年,全市金融市场成交总额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样,贸易中心的功能也未因疫情而削弱。2022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正是这些体现城市核心功能的优势领域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复苏。
上海经济在2022年体现出的韧性还源于过去几年对发展新动能的持续培育。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观察到,2022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7406.86亿元,同比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0%,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此前,上海已明确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列为三大先导产业。事实证明,这些创新驱动的新型产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韧性。
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博动医疗负责人介绍,上海封控期间,公司几十名技术人员在家中绘制了五六万张医学图像。这些图像为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提供了大量数据,从而优化了产品算法。依靠疫情期间下的“笨功夫”,博动医疗的第二代产品将诊断时间从第一代的四五分钟缩短到30秒。
尽管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冲击,但从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看,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三大先导产业、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均实现较快增长。
信心
如何看2023年的经济发展前景?詹宇波说:“最大的不确定性消除了。”从2022年12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以来,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明显减弱。詹宇波说:“大家做决策更有底气了,也就是说预期稳住了。”
预期看不见摸不着,却会对投资和消费行为,乃至整体经济运行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因为预期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看法,预期稳,就敢投资愿投资、敢消费愿消费。这也正是经济学家常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市场预期向稳、企业信心重拾,可以从投资趋势中看出。2022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单季数据还未公布,但是投资上升势头从第三季度就已充分显现:第三季度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尤为显著,达19.5%。
“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就在2022年即将结束之际,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指出要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新气象新趋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