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关于“科技力的未来”,投资机构如何看待?

2022年的中国科技行业,精彩纷呈。

前有美国对中国专精特新产业和公司不断升级的围追堵截,后有中国政府发布关键技术行业的长期规划……

结果,在欧美大公司纷纷裁员、创业公司融资难的全球科技寒冬的同时,中国科创行业却“异军突起”,投资活跃度逆市上升,科技类在所有投资事件中的占比达到14.9%,创下近年新高。

2022年过去,2023年已经到来。经过一年的沉淀,我们发现科创投资已经进入理性阶段。和十年前互联网创业热潮的时代相比,如今资本对于科技创新的快速催肥效应大不如前。

但即便如此,一项技术从研究到成为产品、走进日常生活,仍然离不开投资者的提前“下注”。

在硬科技创业的新十年伊始,站在金字塔尖的投资者已为“长周期”做好准备,目光转向了基础科研和深层产业落地的,瞄准了具备“未来科技力”的新创公司,并且对热门赛道延伸的产业链上下游都持续关注。

图源:unplash

然而何谓“未来科技力”?顶级投资人对哪些行业和什么样的公司“情有独钟”?

为了帮助中国创新行业的从业者们更早、更清晰地看到新一年未来科技力趋势,品玩“未来科技力”栏目对话了深耕中国科技创新赛道的硬科技投资机构,试图从他们的视角展望2023,“预言”科技创投的新思路、新方法。

“未来科技力”是品玩旗下的专栏,关注中国未来创新技术产业发展,讲述科技创新的中国故事。

新能源:继续高飞,回归理性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强势起飞,品牌快速成熟并占领国内市场,甚至一些头部品牌大有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干劲。而在投资新能源汽车企业首战告捷的同时,敏锐的投资者早已开始循着产业链条往前捯,加注新能源技术产业。

包括电动化、光伏、氢能、储能网络等核心技术,以及这些核心技术在出行、工业、物流等各个行业的早期应用和前沿探索等,备受各大顶级科技投资机构的关注。这些领域有着利好的政策扶持和产业环境,比如中国在去年3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令整个行业信心满满,也牵动着投资人的心。

图源:图虫

“在2022年,很多创业企业遭遇了资本寒冬,唯有新能源等不多的几个赛道还保持了不错的热度,”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谈文舒告诉品玩“未来科技力”。作为高度活跃于中国创投市场的机构,梅花创投去年就投资了微电新能源、平峰科技等多家新能源初创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的当年业绩均实现了数倍提升。

蓝驰创投表示,机构对于新能源的投资逻辑包括三层:底层技术(如新材料、工艺、芯片)、中间能源本身相关(生产、储存、配送、循环),以及上层应用(载具、建筑/家居、IDC 等),已经布局的投资组合包括理想汽车、松果出行、云储新能源、昕感科技等知名创业公司。

红点中国执行董事吕晃先告诉品玩“未来科技力”,红点团队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投资方向,将聚焦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技术创新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技术领域。

新能源是属于典型的“未来科技力”领域,“跟半导体不同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新能源产业已经是世界一流,厂商巨头林立,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强大,新能源初创项目需要与国内大厂的竞合与协作,在这样的生态和格局中成长并突围。”吕晃先表示。与此同时,作为硬科技领域的一大热门,新能源行业竞争显著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顶级机构认为,领域公司在短期内就有可能遭遇洗牌风险。

经纬创投方面表示,2022年新能源行业明显处于高速冲刺阶段,领域内公司在今年可能需要沉下心来联系内功,找到核心竞争力。梅花创投则指出,“今年甚至未来几年,新能源都会是全球关注、投资最火的赛道,但是其中的某些细分领域,比如动力电池和储能,毛利正在不断下探,行情可能会存在波动。”

在吕晃先看来,经过2022年之后,融资市场上的新能源方向投融资交易虽有内卷和泡沫,“但我们看到最近二级市场上的新能源公司已经有了一波调整,二级效应将会传递到一级市场,预计2023年会有更加理性的估值体系。”

空间大、周期长、资产重、技术路线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这是险峰长青投资副总裁杨润心对新能源领域的总结。“所以作为早期投资机构,我们的角色定位也非常清晰,就是专注于投资中早期的关键技术公司:你的技术壁垒是否足够高,是否是颠覆性或者“卡脖子”的技术,技术成熟度是否有机会进入产业化阶段等,这些关于技术领先性的点我们都非常看重。”

芯片:和时间做朋友

在中国创新投资领域,极少有别的机构像达晨财智一样,经历了半导体芯片行业投资从“冷板凳”到“热风口”,一度出现巨大泡沫,再到最后回归理性的全部历程。

图源:网络

自从千禧年创立以来,达晨财智在全国21个团队设立了属地团队,只为了找到、投进当地的隐形冠军类项目。截至2022年底,该机构在半导体芯片相关领域累计投资了超过50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涉及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上游材料、整机/模组厂商等各个关键环节和产业组成部分,投资了新洁能、瑞芯微、铖昌科技、中微半导、佰维存储、德尔科技、联仕化学等多个头部项目。

达晨财智合伙人王文荣表示“到了2023年,中国半导体芯片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级市场上僧多粥少,好的投资标的越来越缺,成熟的投资标的上市一家少一家,有的项目一轮没投进去,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诸多其它受访机构也有类似看法。谈文舒告诉品玩”未来科技力“,中国的半导体芯片行业是过去几年被提到”卡脖子“最多的行业。不谈超越,至少赶上外国同行也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正因为半导体芯片同时也是国家和资本砸钱最凶猛的行业之一,在这个赛道里切实做事,并且其技术和产品真正能够填补空白、具备创新属性的团队更是少之又少。

被卡了脖子之后,一些顶尖的技术创业团队开始谋求弯道超车。红点中国一直在半导体领域有诸多布局,最近对从事高端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研发的异格技术进行了投资。外资厂商在 FPGA 领域高度垄断,国内厂商高度稀缺,而异格技术由于项目定位清晰、团队顶尖,先是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后续融资也较为顺利,在技术封锁和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创造了双重奇迹。红点中国未来将在半导体赛道做更多的探索,从数字芯片拓展到模拟芯片、分立器件,并且在行业和场景上更偏好工业和汽车电子等。

达晨王文荣对品玩"未来科技力"表示,"投高端芯片项目,需要跟时间做朋友,但不确定性也非常大,更加考验投资人对技术趋势的理解和把握,和对市场预期的判断。"

即便如此,跟时间做朋友,甚至跟运气搏斗,仍然有很大的必要。

投资机构在半导体芯片这一昂贵领域的长期深耕,是对中国芯片智造的认同,是对中国本土芯片企业有能力从外国芯片巨头的手中接走“未来科技力”下一棒的坚定信仰。

机器人:万亿时代即将到来

经纬创投近几年来一直在高端和智能化方向的先进制造领域进行投资。

比如,生命科学实验室的自动化一直是中国被“卡脖子”的领域之一,而在这一领域经纬创投布局了镁伽机器人,能够在生命科学和半导体检测等高敏感型环境场景下提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经纬创投还投资了3C领域机械臂软硬件智能协作解决方案技术供应商敬科机器人、商船自动化清洗技术公司纳百机器人等。

“我们认为智能协作机器人在行业上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有着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大的市场空间,有机会孕育出一批国产头部企业。”

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机器人技术产业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智造出海的关键领域。以蓝驰创投投资的高仙机器人为例,最初由于国内的人力成本、市场接受度等多重原因,公司产品第一落脚只得选在了海外。近几年该公司在海外的发展非常健康,七大商用清洁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环卫车等产品线已经进入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超过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

图源:网络

通过早期布局机器人赛道时做过的宏观变量研究,蓝驰创投认为机器人在性能和成本这两大关键维度上,正在持续建立相对于传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而受益于技术提升和国内制造业的规模化和量产化,机器人不仅落地能力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落地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这样来看,不管是10年、20年,还是50年的周期,机器人赛道的外部关键变量有着非常稳固的确定性,是值得投资机构和创业者长期深耕的一个赛道。机器人是非常通用的超级工具,能够落地的产业和场景非常多。我们长期非常看好机器人方向,”蓝驰创投表示。除了新能源、芯片和机器人之外,我们也看到投资机构对产业链的整体把控也更为全面,以此带来的基础科学相关的投资也正在发生。

投资人的角色,发生怎样的变化?

由于硬科技赛道的天然属性,创始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技术出身。很多投资机构在相关赛道的工作中,每天都在和这些技术骨干打交道。

技术类创业者,技术就是他们的敲门砖,长板非常之长。但与之相对,他们在诸如人才管理、战略落地等方面,可能面临短板的问题。对于许多创业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与组织的发展——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的团队建设中,如何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步提升并且不落后于团队的建设速度,是很多创始人的迫切需求。

许多受访投资机构都表示,在面对这类创业者时,投后团队需要非常积极地转变思路:不再像过去那样以提供品牌宣传帮助为主,而是需要加入更多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手把手的教学,甚至和创业者肩并肩站在第一线。以经纬创投为例,2022年是经纬系统建立投后团队的第10年,在这一年经纬将投后服务升级到了3.0阶段。在3.0阶段,经纬的理念是授人以渔,做长期的、深入的、体系化的赋能,包括前置诊断、产业链协同、紧急医疗、尽职调查小组前端赋能、创业生态社区运营、“轻骑兵”实战顾问团队等创新,基于过去投资过的数百家,以及亿万创业营当中近千家公司所提取的经验,该机构现在可以前瞻、系统性地对创业当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进行预判,并且发动多个投后小组协同作战,为硬科技创业者全方位实现赋能。

“因为创始人很多都是技术出身,本身就是大学、科研院所的教授或研究员,对公司运营等商业相关经验经验不是很丰富,”红点中国的吕晃先表示,“所以我们投后工作很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在战略制定、市场定位、公司运营、组织建设、客户拓展、融资规划等方面多花时间、多做工作。”

谈文舒指出,除了帮助创业者完善和丰富团队、组织投后企业交流沟通平台和共同学习组织之外,梅花创投在投后服务工作当中的另一大重点,在于在战略层面帮助创业者辨识机遇、在战略上“避坑”。

“疫情时代,很多创业者没有挺过来。很多产业的结构因为疫情或者各种形势的改变,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所以在疫情后时代,像梅花这种和创业者交朋友、长期共存的机构,我们主要还是要准备好资金,准备好更多的从行业认知,能够帮助创业者在‘冬去春来’中抓住更多的时代机遇。

图源:图虫

“未来科技力”究竟是谁?在哪?

通过和一众活跃在中国科技创新投资领域的顶级机构的沟通,我们确定:

“未来科技力”,就是以新能源、半导体芯片、机器人、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产业的科技创新。而掌握着它的人,就是在各个赛道里切实做事,拼尽全力挣脱一条又一条卡住中国公司、中国智造产业发展之“大手”的创业者和公司们。

然而突围并非一日之举,底层科技创新无法一蹴而就。正如每一位受访投资人所说的那样,许多中国专精特新公司的创新之路注定格外漫长,中间充满艰难险阻。

即便是龟兔赛跑,将比赛跑完也有意义。如果不追,就永远不可能追得上。许多受访者都表示,硬科技的发展创新仍然值得被长期看好。而投资机构在其中最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为这些专盯着“卡脖子”环节的优秀创业者,提供粮草和弹药。

“在当下,我们仍然保持相对活跃的投资节奏,持续聚焦中国、赋能硬科技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多商业之上的价值。”经纬创投对品玩“未来科技力”表示。

2022年成为了很多科技行业的低谷,但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足够耐心,而耐心又建立在对技术的了解与信心上,”蓝驰创投强调,蓝驰超过八成的项目都是首轮领投,“面对硬科技领域的长周期性,需要耐心陪伴其成长,才能共同迎来收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