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2022年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有哪些?1.利用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告。总的来说,国内上市公司多为集团型企业,无论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还是各种运营环节,多处于复杂多元的结构中。对外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范围涵盖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以及控制、共同控制和有影响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关联企业都是独立法人,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在整个集团内往往是互补的,甚至成为商业买卖客户,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整合并数据提供了平台。2.通过“泡沫重组”或突击性资产转让,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每到年底,各“ST”或准“ST”公司,为了避免市场停牌退市的厄运,通过各种形式的重组、资产转让、股权转让等“一炮而红”的方式,竭尽全力调整报表,实现扭亏为盈,清除风险。还有一些业绩良好的企业为了给人高增长的印象或者其他目的,“大幅”提高利润。事实上,这种通过债务重组和资产转让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因为主营业务实际上并没有增长,这些企业往往在大幅改善一两年后,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投资人之所以投资失败,是因为他们只看重企业表面收入的增长。3.账面资产偏离资产本身的实际价值,资产负债表中大量虚拟资产渗透。仔细阅读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不难看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一些直观的虚拟资产,如待处理资产的损失和溢余、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在上市公司的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数额,有的高达千万元以上。某种程度上,这是前几年会计政策不健全的结果,也是未来必须用利润消化的负担。这还不算,还有一部分只有上市公司自己知道,那就是应收账款中有多少坏账无法收回?库存中有多少零件滞销、贬值甚至报废?实际上,固定资产中有多少偏离了实际公允价值,有多少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可预见的经济利益但仍在账目中有所体现,还有无形资产等。往往只有在企业最终清算时,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才充分显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在遇到清算、重组、改制时会出现“大窟窿”的原因。4.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开或隐形占用其配股资金,风险揭示不明。部分上市公司重组不彻底,加上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并不奇怪。其实可以说,大股东占用、挪用上市公司配股资金,占的层次很大,只是占用的程度和金额不同。在二级市场的收购战、上市公司法人股转让以及各种重组中,不排除有利用二级市场便利的融资条件“圈钱”的企图。在挪用的形式上,有直接的形式,如内部融资和借款,也有隐形的形式,如内部银行结算和占用等。上市公司在披露时往往闪烁其词或含糊其辞。事实上,控股股东挪用的资金,往往在因投资失误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无法归还或不能按时归还时,就会被贴现。可谓“借钱容易,还钱难”,往往形成长期应收账款

上市公司公开舞弊在中国证券市场屡见不鲜。从早前的“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银广夏”事件,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越来越怀疑,由此引发了“会计信息危机”。一般情况下,纯造假、故意编造原始凭证、虚假商业合同的上市公司占极少数,但我认为这是最恶劣的一种会计信息造假,因为它不同于利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会计规则的灵活性在有限范围内调整财务数据。例如,为了虚增利润而省略各种减值准备金的明目张胆的欺诈行为完全是一种欺诈行为。通过编造虚假的购销、代理等合同或协议。并配以能够反映收入和利润增加的原始交付凭证,他们根据自己设定的收入和利润数字,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在具体经济事项的表象上欺骗执业不严谨的中介审计机构和投资者。采取这种欺诈行为的上市公司,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如勾结二级市场黑市操纵股价,恶意圈钱,避免退市孤注一掷等等。6.或有事项,特别是估计负债的披露不清楚、不完整或含糊不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仲裁或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担保等。可以说,目前在一般意义上,大多数上市公司对或有事项的相关信息披露不明确、不完整,甚至是避而不谈。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人们对或有事项这一具体的经济现象没有深刻的认识,事先没有进行估计,认为在或有事项实际发生之前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确认和记录。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人员无法确认和记录本可以反映的或有事项。比如公司不反映担保业务,不主动提示中介机构,外界很难核实。甚至少数领导签字盖章的保证书,企业本身的财务人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公开了。但一旦或有事项实际发生,公司面临承担责任,一般金额往往很大,让投资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