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这家券商放弃全资收购千亿级基金公司,什么情况?

国联证券放弃全资收购中融基金股权。

2月22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公告表示,鉴于原股东持有的中融基金剩余24.5%股权仍处于质押状态,根据相关协议,国联证券将收购中融基金的股权比例为75.5%。此前,国联证券有意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没有100%控股,但国联证券依旧有望成为中融基金的大股东,通过外延并购进一步强化其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若后续中融基金收购顺利,有望为国联证券的业务带来可观的增长,所以对其本身有利好的一面。

收购75.5%股权

2月以来,国联证券持续推进收购中融基金股权事项,加速布局公募业务。

具体来看,国联证券曾于2月7日官宣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据其当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中融信托所持有的中融基金51%股权,此外还将通过协议受让方式收购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49%股权。

2月14日,国联证券与上海融晟签署了《关于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在公司取得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的前提下,公司将以7.22亿元的价格购买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49%股权中的24.5%。

2月16日,国联证券收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具的书面通知,确认公司成为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的受让方,竞价成交价款为15.03亿元。

而就在昨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最新公告表示,鉴于原股东上海融晟持有的中融基金剩余24.5%股权仍处于质押状态,公司于2023年2月22日与上海融晟签署了《关于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公司不再收购上述仍处于质押状态的中融基金24.5%股权。

这家券商放弃全资收购千亿级基金公司,什么情况?

最新公告显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根据公司与中融信托、上海融晟签署的相关协议,公司收购中融基金的股权比例为75.5%。相关协议需待收购中融基金事宜获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后方可生效。

提升资管能力

国联证券本打算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此次未能全资收购,对其本身是否有所影响?

对此,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没有100%控股,但国联证券依旧有望成为中融基金的大股东,通过外延并购进一步强化其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若后续中融基金收购顺利,有望为国联证券的业务带来可观的增长,所以对其本身有利好的一面。”

据悉,国联证券此次收购的中融基金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千亿级基金公司。

这家券商放弃全资收购千亿级基金公司,什么情况?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中融基金管理规模为1107.54亿元。其中,股票型规模16.14亿元,混合型104.94亿元,债券型713.91亿元,货币市场基金270.2亿元。

2021年,中融基金实现营业收入约4.71亿元,净利润约0.7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75亿元;2022年1-9月,中融基金实现营业收入约3.36亿元,净利润约0.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09亿元。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中融基金在债基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财务上,资管收入短板有望明显提升。收购中融基金能弥补双方财富管理业务能力,基金投顾+代销有望帮助中融基金提升权益资管能力。

该机构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融基金股混基AUM121亿元,2017年以来股混基市占率总体保持在0.1%~0.2%之间。债券型基金AUM713.9亿元,市占率逐步提升,2020年末最高达1.3%,2021年来市占率在0.9%~1%之间。货币型基金AUM270亿元,市占率0.26%。

抢滩公募赛道

近年来,国联证券加快布局公募业务。

早在2020年,国联证券就曾公告称,拟以1.15亿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持有的中海基金25%股权,将持股比例从33.41%提升至58.41%,以获取中海基金控股股东地位。

然而,2021年,因在约定期间中海信托未放弃其所享有的优先购买权,根据股权转让的协议约定,上述先决条件未能满足,法国洛希尔银行提出终止股权转让协议,国联证券最终只能放弃。

据了解,一直以来,国联证券以基金投顾为抓手推动泛财富管理转型,是首批7家基金投顾试点券商中唯一的中小型券商。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国联证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户数20.17万户,签约资产规模74.13亿元,两项指标分列第2/5位,先发优势逐渐凸显。

可以看到,券商加速公募业务已成常态。那么,为何券商要极力布局公募业务?

“券商通过快速获取成熟的公募基金牌照,拓宽公募基金领域版图,可以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促进业务整合提升和泛财富管理转型,从而进一步丰富客户服务手段,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刘岩表示。

同时,刘岩认为,现在整个券商布局全面财富管理其实就是在抢夺市场有限的资产管理份额,券商业务的核心就是要扩展产品销售规模,目前很多券商都是帮其他基金做大做强,其实相当于为他人做嫁衣。基金公司越大在选择券商方面就越强势,也就拥有更强大的话语权。

“如果券商同时能扩展自己本身基金的品牌效应和管理规模就具有更好的自主可控性,这也是大家在争取这个牌照的一个核心原因。”刘岩说道。

需要承认的是,中小券商在加速公募业务方面具有相当的难度。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小券商布局公募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代销业务推广和渠道建设需要发力;二是作为股东在投研能力的支持需要加强;三是对行业高质量人才吸引需要更加强化。

刘岩表示,一个中小规模的券商在公募基金上要做出成绩来,最重要的是它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实力,也就是最后现在看到的是他们在抢公募基金牌照,下一步应该就是抢专业的投资人才。目前在市场上,成熟的投资人才和成熟的投资团队还是很稀缺的,这个是最难的一点,财富管理业务能否成功最后都要体现在投资水平上。

券商板块受益

近期,各大券商面对全面注册制改革都在摩拳擦掌、积极应对。行业方面,券商正不断加快布局公募基金业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现在看来,券商板块的投资价值几何?

对此,刘岩认为,现在券商板块是否有投资价值,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注册制条件下的投行投资能力,注册制并不是对每个券商都有益,投行比较强的,尤其是布局中小企业IPO客户的,他们的投行能力在注册制下是有益的;二是财富管理能力,但这一点需要品牌的认同度、专业的投资人才以及时间对投资业绩的检验。

安信证券指出,“对于券商板块,我们认为开年以来,整体经济复苏预期抬升,市场做多情绪明显提升,大趋势逐步向好行情下券商板块将明显受益。近期券商板块有所回调,当前估值水平仍未充分反映券商基本面修复和市场情绪的提振,看好全面注册制落地、经济复苏、流动性边际宽松下券商估值水平的提升空间。”

关于投资标的方面,安信证券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一是投行业务主线逻辑,布局全面注册制:国金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二是大资管业务主线,业绩改善明显:东方证券、兴业证券;三是财富管理优质龙头,业绩弹性大,长期竞争优势稳固:东方财富。

招商证券认为,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未来投行是价值挖掘、尽职调查、资产定价、合规审查、项目承销等综合能力、全链路的竞争,预期头部券商将持续受益,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转融通新规降低了券商参与转融通的成本,信用业务空间进一步释放。

该机构认为,随着2023年市场信心回暖、经济复苏以及利好政策的出台,交投活跃度及风险偏好恢复有望驱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注册制下,头部券商、两融业绩弹性强券商及金融科技类公司有望受益。可关注中信证券、东方财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