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经济学和管理学是相互纠结的两个学科分支。目前这两个学科体系非常和谐,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但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1)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的外部,把企业看成一个黑箱,而管理学研究企业的内部,认为企业是个体的,不是黑箱;2)经济学崇尚“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而管理学更关注人性,认为经济人不是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3)经济学非常重视“物”和客观规律,见物不见人,管理学非常重视“人”;4)经济学更像科学,管理学更像艺术,记得赵本山导演的《刘老根II》系列,其中有一集,顾晓红问龙泉山庄的管理者:“管理”和“经营”是一回事吗?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能回答。顾晓红强调:“管理和经营就像两条腿走路,必须交替进行,但管理是主导,所以必须迈出第一步,走好第一步。靠什么?由市场经营。市场靠什么?市场口碑,但是你把质检部门去掉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企业的生存发展靠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涉嫌造假的徐佳也答得很好:“经营管理是不是概念上的问题?不要!运营和管理完全是两码事。运营是指经济运营,管理是指治理。是管理市场的工作,以市场为基础;如果是内部管理,那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做生意的目的是追求效率;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效率。在生意上,我们绝不允许有任何问题。如果我们做得好,这将是一个馅饼。如果我们做得不好,这将是一个陷阱。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管理上犯了一些错误,也只是局部和内部的问题,一般不会影响全局。”虽然这是一个系列的一部分,但这些商业理念仍然值得深思。不必细说“运营”和“管理”的概念,总之“运营”是指企业做什么,“管理”是指企业怎么做。理解这种差异很重要。很多人推崇巴基斯坦投资,也有人总结,把巴基斯坦投资策略分为四个部分:商业分析、管理分析、财务分析、价值价格对比分析。巴投第一类是“业务分析”,回答三个问题:1)企业的业务是否清晰易懂?2)企业的业务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3)企业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其实这是一个“管理”层面的问题。巴投把商业分析放在第一位,很有代表性,也很有现实意义。一方面突出“简单易懂”,强化能力圈原则;另一方面突出了商业特征,也就是巴勒斯坦反复强调的“长期经济特征”。俗话说“做什么比怎么做重要得多”。事实上,这是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时候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再优秀的管理层也是无能为力的。相反,在一些特许经营企业中,平庸的管理也能取得不错的业绩。人从出生就分三六九等,企业也有血缘差异。公司把经营分析放在第一位可以理解,但是经营分析也很重要。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业绩,即使基础好的公司也只是取得了平庸的业绩,而基础差的公司靠的是管理层的努力,不断脱颖而出。这是管理团队在工作。看完《亮剑》你就知道了,同样是独立团,团长换成了李云龙,但是不一样。一个不加人,一个不加枪,独立团变得深有感触,杀气腾腾。象棋也是如此。同样的16件作品在大师的手中栩栩如生,但它们是真实的
企业不也是如此吗?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硬资源差不多,但经过几年的经营,两家公司的业绩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都是因为管理层的德、能、勤、绩不同,管理团队不同,各种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管理团队的组织形式不同。总之,人是一个公司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对人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公司分析。只有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源才是资源的积累,资产只有组合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根据相关人士对巴投资策略的总结,管理分析也是为了解决和回答三个问题:1)公司的管理是否理性?2)公司管理层对股东诚实吗?3)公司管理层可以拒绝跟随组织的潮流吗?个人认为这三个是管理分析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就我国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差别较大,西方国家股权普遍分散,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所以只有这三条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够。可以按照公司治理和管理团队两条主线来分析:一是分析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定位。首先要分析公司的股权结构,看是一股独大还是股份相对分散。这一点非常重要。投资者普遍评价较高的万科、张裕就是典型的分散股权结构。尤其是前几个法人股东和机构股东能形成制衡就更好了。至于控制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按照巴老的说法,公司治理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类,公司股权分散,没有真正的控股股东,公司管理层是实际控制人;II类,公司有控股股东亲自参与管理。伯克希尔本身就属于这种类型。第三类,公司有控股股东,但控股股东除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外,不对公司具体经营事务过问,而是委托专家管理。我们在分析公司治理和管理团队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要分析的公司属于三种公司治理中的哪一种。第二,分析公司过去公司治理的历史。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翻翻相关的官方记录和媒体报道,看看有没有负面的评论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公司管理层有没有侵害股东利益的问题。全流通之前,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是职务侵占。全流通后,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是低质量的信息披露。虽然我们实际上无法监控公司的管理层,但是公司管理层所做的事情不可能总是完美无瑕的。要坚持对历史信息的分析,多渠道求证,一定能找到很多线索看到“冰山下面的部分”。三。分析公司管理团队的构成,评估其稳定性。根据公司不同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经营权的不同定位,公司的管理团队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其中,有大量的中国潜规则。很多国企是任命制,而私企很容易是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把持所有关键岗位。对于有多个控股股东的公司,需要分析哪个股东派出了关键管理人员。公司本身的稳定还包括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稳定。很难想象在一个管理层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不断更换管理层、受制于人的公司,能给股东带来什么样的体面回报。此外,还应评估管理团队的构成,包括关键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个性。还需要评估哪个股东拥有公司的de
中国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很多公司做大后,董事长才显出凶的本色。这样的人容易我行我素,没有人能监督他。其实这是一种制度缺陷,也就是老巴所说的“制度势在必行”。很多事情仅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自觉是无法保证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制度保障。管理层薪酬,包括董事长薪酬和其他福利,也是评价董事长和管理团队的一个视角。像那些只向管理层支付天价薪酬的公司,很少真正关心公司的发展。5.对公司以往重大决策的分析也将包含在经营分析部分。这里只进一步观察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包括是否热衷于跟随热门行业,是否有过度投资和喜出望外的倾向。你可以查一下公司公告,看看重大集资投资,或者跟媒体、公司竞争对手确认一下。公司管理团队的实际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公司的业绩。比如,巴老对公司管理团队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他们“才华横溢,像管理自己的财产一样管理股东的财产。“即使投资少数股权,巴老也是要价不菲,争取在公司董事会获得一个席位,让他可以亲自参与公司的一些决策。个人认为,这也是他敢于长期持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