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讯(记者 武超)在三只松鼠(300783.SZ)身陷困局之时,昔日将其“送上”资本市场的投资人们正忙着套现离场。昨日晚间,三只松鼠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拟减持不超2403万股,即不超公司总股本的6%。
该股东作为知名创投IDG旗下基金,在其首发限售股解禁的两年半时间里,已经发起了多轮减持。此外,徐新掌舵的今日资本旗下基金LT GROWTH也在持续抛售三只松鼠股票。
对于频遭主要股东减持,三只松鼠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是出于股东的自身原因,如其对资金的需求等。但记者注意到,三只松鼠的经营业绩也正陷入困局,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近八成,线上竞争加剧、红利消退的同时,线下门店今年有超200家闭店。
第二、三大股东轮番上阵减持
三只松鼠最新公告称,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其拟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在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2.8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公开资料显示,NICE GROWTH LIMITED为IDG资本旗下基金。在三只松鼠创立初期,IDG资本于2012年至2014年间,连续参与三只松鼠A轮至C轮融资。IPO后,IDG资本分别通过NICE GROWTH LIMITED 和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计持股24.83%,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三只松鼠成功上市一年后,2020年7月,IDG的限售股刚刚解禁,就迅速在7月8日首次披露减持计划,当时计划减持三只松鼠股份不超过3609万股,即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
值得关注的是,此后IDG基本每半年披露一次减持计划,此次为第五轮减持,除首次外,每次减持计划规模均为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的6%。截至12月8日,经过前四轮减持,IDG持股比例已降至11.62%,地位已降为第三大股东。
而三只松鼠原三股东、如今的二股东今日资本旗下基金 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简称“LT GROWTH”),似乎也在“跑路离场”。
据梳理,其首次披露减持计划是在2020年7月15日,彼时LT GROWTH持有三只松鼠股份比例为16.73%;在完成此次减持计划一年后,LT GROWTH于今年7月29日再次宣布减持,计划减持不超过三只松鼠总股本的6%。截至12月8日,LT GROWTH持有三只松鼠股份比例为13.44%。
在大规模的减持压力下,三只松鼠的股价在解禁后迅速跌落。解禁前夕的2020年5月,正是三只松鼠股价的高点,向上触碰至超90元/股,此后便走上持续下跌通道,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仅为21.44元/股,市值已缩水超260亿。
线上、线下渠道双重经营失利
在外界看来,股东频频减持套现,是不看好公司发展的行为。而除了这些机构的自身资金需求外,休闲零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三只松鼠自身赚钱能力不佳,可能是问题关键所在。
三只松鼠起家于线上渠道,也收获过一波电商红利,2019年营业收入即突破百亿元,但之后始终未能更进一步。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分别为97.94亿元、97.7亿元,同比下滑3.72%和0.24%。同时,公司盈利相对较弱,2022年以来出现大幅下滑。
根据三只松鼠披露的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53.33亿元,同比下降24.57%,净利润为9349.96万元,同比下降78.86%。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三只松鼠表示:“主要系公司战略转型阶段性收入和毛利波动,同时加大坚果品类宣传力度增加费用所致。”
目前三只松鼠的收入依旧依赖于电商,而电商收入却呈现下滑的态势。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营收为30.13亿元,占总营收的73.25%;其中,天猫系营收为11.97亿元,同比下滑25.56%,京东系营收为11.19亿元,同比下滑21.64%。
由于线上红利衰退,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逐年递增,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财报数据显示,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从2018年的14.6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0.7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也达到了12.05亿元。因此,业内“三只松鼠有一只在为平台打工”的言论广为流传。
成于电商却又受困于电商的三只松鼠,线下的业务也同样不理想。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投食店”仅新开1家,而闭店56家;联盟店新开37家,闭店182家。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向记者表示,三只松鼠目前面临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品牌需要持续的创新。目前其他的同行发展越来越快,在创新、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它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科技研发力量,用更有特色的产品超越竞争对手来占据制高点。
二是线下不宜开过多的实体零售店,线下更多应该展示品牌形象、文化特色,让消费者接触品牌、认知品牌、了解品牌的旗舰店。店铺过多成本过高,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